您当前的位置:财经 >  >> 
国新办:工业和信息化呈现较好发展态势

时间:2022-03-01 16:50:21    来源:中国电子报

2月28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肖亚庆介绍促进工业和信息化稳运行和提质升级有关情况,并与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辛国斌,工业和信息化部总工程师、新闻发言人田玉龙共同回答记者提问。

肖亚庆表示,过去的一年极不凡,在党和国家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一年来,在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党和国家各项事业都取得了新的重大成就。经济发展和疫情防控保持全球领先,构建新发展格局迈出了新步伐。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十四五”开局良好。工业和信息化系统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有效应对风险挑战,在复杂严峻的情况下,工业和信息化呈现较好的发展态势,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

工业经济持续恢复发展。工信部数据显示,2021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9.6%,比2020年提高6.8个百分点。其中制造业增加值增长9.8%,制造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了27.4%,总量达到了31.4万亿元,连续12年位居世界首位。

产业链供应链韧得到提升。工信部着力打通产业链、供应链卡点和堵点,使产业链供应链韧得到提升,光伏、风电、船舶等产业链国际竞争力进一步增强;一度紧张的集装箱去年增长了110.6%,翻了一倍多;芯片产量也增长了33.3%;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出口交货值增长了17.7%,两年均增速为8.3%。我国工业产品出口为应对新冠肺炎疫情、保持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畅通、促进世界工业经济恢复增长作出了重要贡献。

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升级。从三方面来看,一是高技术制造业、装备制造业带动作用明显增强,增加值分别增长18.2%、12.9%。对规上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达到了28.6%和45%。二是制造业数字化、绿色化转型步伐加快,集群发展取得新进展。重点领域规模以上工业关键工序数控化率、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分别达到55.3%和74.7%。三是龙头企业引领和带动作用明显增强,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步伐加快,培育“专精特新”企业4万多家,“小巨人”企业4700多家,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超过800家。

一系列重大科技创新取得新突破。“天问一号”任务实现火星探测的“绕、着、巡”,“神舟十二号”“十三号”载人飞船接续成功发射;高温气冷堆核电站示范工程首次并网发电;新型显示、工业母机、新材料等领域的攻关取得了阶段成果;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同比增长了1.6倍。

信息通信业高质量发展取得新进展。截至目前,我国累计建成开通5G基站超过142.5万个,5G手机终端连接数达到5.2亿户。北京冬奥会所有场馆均实现5G覆盖,为打造“智慧冬奥”提供了有力支撑。5G赋能千行百业的成效十分显著,数字经济呈现蓬勃发展的势头,全年通信业、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收入分别增长了8%和17.7%。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还存在不少问题。”肖亚庆强调,比如制造业的核心竞争力还不够强,供给体系的质量还亟待提高,还存在不少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风险等有关问题。当前国内发展面临着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工业和信息化发展面临的困难和挑战有所加大。

肖亚庆表示,下一步,工信部将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意义,牢记“国之大者”,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弘扬伟大建党精神,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和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改革为主线,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统筹发展和安全,落实好“六稳”“六保”各项工作任务,把工业稳增长摆在重要位置,着力提振工业经济,特别是全力以赴实现第一季度稳接续,促进工业经济稳运行;着力推进基础和关键领域创新突破,进一步增强产业链和供应链的韧;着力加大对中小企业的纾困帮扶,促进企业“专精特新”发展,持续激发市场主体的活力;着力加强新型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和应用,提升信息通信服务的供给能力;着力推动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向纵深发展,增强产业发展的新优势和新动能;着力抓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落实,实施工业领域碳达峰行动,提升产业绿色低碳发展的水,筑牢经济“压舱石”,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记者齐旭)

关键词: 工业和信息化系统

X 关闭

X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