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2日晚间,贝特瑞(835185)披露2022年半年度报告,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02.01亿元,同比增长142.47%。其中,负极材料销量超过14万吨,实现营业收入63.59亿元,同比增长165.74%;正极材料销量超过1.2万吨,实现营业收入35.33亿元,同比增长122.64%。公司实现利润总额和净利润分别为10.67亿元和9.16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3.30%、21.45%;实现归母净利润9.18亿元,同比增长25.67%;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8.77亿元,同比增长68.36%。
贝特瑞表示,2022年上半年,受益于新能源汽车及锂离子电池市场强劲增长,公司所在的锂离子电池材料行业需求旺盛,公司持续做好生产经营,产销两旺、实现收入和利润同比增长。
据悉,贝特瑞是新能源材料的研发与制造商,主营业务包括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正极材料及石墨烯材料三大业务板块,是集基础研究、产品开发、生产销售于一体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公司通过直接销售的模式开拓业务,收入来源为锂离子电池正负极材料及石墨烯材料的销售。
(资料图片)
半年度报告显示,上半年,贝特瑞强化供应链管理,通过技改提升现有产能,同时新建产能逐步释放,确保持续稳定供应;同时继续加快布局生产基地及产能建设,与大理白族自治州人民政府、祥云县人民政府、深圳市光明区人民政府签署协议投资建设项目产业基地。
上半年,贝特瑞持续聚焦客户需求,注册了德国子公司、成立了日本办事处,以进一步拓展服务公司海外客户;与中伟股份签署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将在前驱体产品开发、前驱体产品供应、海外矿产资源开发及材料产能布局等领域开展战略合作;与STELLAR公司合资建设印尼基地,跨出海外布局关键一步。
此外,贝特瑞持续坚持创新引领,积极推进新产品研发,优化生产工艺,加快对新产品及新客户的导入。上半年,公司多项正负极产品实现突破,成功量产导入客户端。
日前,安信证券分析,负极材料方面,贝特瑞负极材料分为天然、人造、新型硅基负极三大类,公司基于现有客户未来增量需求积极扩产。据投资者公告,公司现有负极产能26.3万吨/年,硅基负极产能3000吨/年,新扩建产能2000吨/年,预计今年下半年投产。此外,公司拟增资投建4万吨硅基负极材料扩建项目、四川贝特瑞年产5万吨高端石墨负极材料综合配套项目、云南贝特瑞年产20万吨锂电池负极材料一体化项目以及印尼年产8万吨锂电池负极材料一体化项目。4万吨硅基负极材料扩建项目已启动并稳步推进,其中第一期1.5万吨预计2023年底可投产。公司此前拟50亿定增加码负极产能和补充现金流,意义重大,可以打消市场对资金紧缺导致扩产受限或者延缓的担忧。此外,公司在印尼投资建设锂电池负极材料一体化项目,可以进一步拓展和服务公司海外客户,有望享受印尼锂电产业需求崛起,提升公司负极材料市场占有率,增加公司未来整体收益。
正极材料方面,2021年,贝特瑞完成磷酸铁锂资产及业务转让,聚焦高镍三元正极材料路线。公司在高镍三元材料上具有技术和品质系统优势、优质客户优势,布局了不同镍含量的高镍三元正极材料。随着对产线及产品工艺的不断优化、对正极材料前端供应链的深化布局,预计今后正极的毛利水平将会改善。公司现有高镍正极材料产能为3.3万吨/年,目前满产,后续主要根据客户需求预期及规划进行产能布局。
电池网注意到,今年上半年,贝特瑞项目开工、投资以及与企业战略合作动态不断:
4月8日,贝特瑞“年产4万吨硅基负极材料项目”开工仪式成功举行。该项目建成后将进一步奠定公司在高端负极材料市场的领先地位。
5月5日,贝特瑞与中伟股份签署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双方本着“平等协商、互惠互利、优势互补、合作发展”的原则,计划在前驱体产品开发、前驱体产品供应、海外矿产资源开发及材料产能布局等领域,开展多层次、全方位的战略合作。
5月11日,贝特瑞全资子公司云南贝特瑞新能源材料有限公司“年产20万吨锂电池负极材料一体化基地项目”在云南大理州祥云县正式开工。该项目主要是为充分利用祥云县的区位及资源优势,进一步增强公司负极材料竞争优势。
6月24日,贝特瑞全资子公司贝特瑞(香港)新材料有限公司与STELLAR INVESTMENT PTE. LTD.签署《年产8万吨新能源锂电池负极材料一体化项目合资协议》,双方拟通过成立合资公司印尼贝特瑞新能源材料有限公司在印度尼西亚投资开发建设“年产8万吨新能源锂电池负极材料一体化项目”。